深夜十一点,合肥某小区防疫办公室的电话骤然响起。“您好,这里是上海疫情局合肥分局支援专线。”值班员小张迅速接起电话,声音虽略带疲惫却依然专业,电话那端是一位焦急的母亲,她刚带着孩子从上海返皖,对居家健康监测政策充满困惑,这样的场景,自三月以来已在这个号码的两端重复了上千次。
上海疫情局合肥分局电话——这个看似平常的联络通道,实则是长三角疫情联防联控体系中的关键神经末梢,2022年春,当上海面临严峻疫情考验时,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率先成立对接上海疫情的专门机构,一部普通的电话,串联起两座城市的抗疫力量,成为信息互通、政策协调、民生保障的生命线。
这部电话的背后,是一个24小时运转的协同系统,当来电接通,值班人员面前的电脑屏幕会同步显示来电号码,系统自动关联到长三角一体化防疫数据库,来自上海的漫游用户会获得优先接听权,问题会被分类标记:政策咨询类直接解答,特殊需求类转接合肥相关部门,紧急情况类启动跨省应急响应机制,每个来电都会生成电子工单,确保问题解决全程可追溯。
“最难忘的是那个凌晨三点的来电。”值班组长李女士回忆道:“一位上海货车司机因行程码异常被困在合肥高速口,情绪激动,我们一边安抚他,一边同步联系交警和防疫部门,15分钟内就协调好了闭环引导方案。”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从滞留旅客安置到特殊药品递送,从跨省就医协调到保供物资通行,电话那头是无数个体的急难愁盼,电话这头是整个联防联控机制的快速响应。
数字记录了这条热线的价值:开通至今,已接听咨询电话3.2万余通,处理紧急求助1756起,协调解决跨省运输难题894件,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但这些数字无法完全呈现那些温暖瞬间——当合肥医护人员通过这个渠道为上海送去应急血浆时,当两地疾控专家通过电话会议共享病毒基因测序数据时,当大学生们通过热线协调顺利返乡时,这条电话线变成了真正的生命线。
这条热线之所以高效运转,得益于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打下的坚实基础,电子证照互认、数据共享平台、标准协同机制等创新举措,使得跨省疫情协作成为可能,上海疫情局合肥分局电话不仅是应急之策,更是区域协同治理的创新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这条热线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平战结合”机制不断完善,它已从单纯的疫情咨询扩展为跨省民生服务综合平台,即使未来某天疫情消退,这套建立起的协同机制和协作精神,将继续滋养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深夜的电话铃声依然不时响起,每一通来电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故事,每一次接听都是一次跨省协作的实践,上海疫情局合肥分局电话这条看不见的纽带,默默连接着两座城市的心跳,在特殊时期见证着中国城市的治理智慧与人文关怀,它提醒我们:在宏大叙事之外,真正支撑抗疫斗争的正是这些细微处的精准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