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最新疫情防控通知,针对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的复杂形势,结合本省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通知强调,要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以下是通知的核心内容和解读。
强化重点地区人员管控
通知要求,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黑人员实行严格排查和分类管理。
- 精准排查:通过大数据推送、社区网格化排查等方式,确保重点人员“不漏一人”。
- 分级管控:对高风险地区人员实行“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中风险地区人员需落实“7天居家隔离”;低风险地区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完成“三天两检”。
- 边境防控:加强口岸城市防控,对入境人员严格执行“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监测”,并增加环境消杀频次。
优化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
为尽早发现潜在风险,黑龙江省调整核酸检测策略:
- 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对医务人员、冷链从业者、快递外卖人员等高风险岗位人群,实行每日1检或每周2检。
- 便民检测点扩容:在机场、火车站、大型商超等地增设免费核酸采样点,方便群众“愿检尽检”。
- 信息化支撑:通过“龙江健康码”实时更新检测结果,缩短结果等待时间至6小时内。
加强重点场所防控
通知明确要求各类场所压实主体责任:
- 公共场所限流管理:景区、影院等场所按最大承载量的50%限流,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三件套”。
- 校园防控:高校实施封闭管理,中小学实行“家校两点一线”模式,暂停线下大型聚集活动。
- 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发热门诊患者需100%核酸检测,住院患者及陪护需持24小时核酸证明。
推进疫苗接种与医疗储备
- 疫苗接种攻坚:重点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通过上门服务、专车接送等方式提高接种率。
- 医疗资源保障:要求各地市按人口比例储备定点医院床位、方舱医院和重症医疗设备,确保应急状态下24小时内启用。
保障民生与经济运行
通知特别强调避免“一刀切”防控:
- 物流保通保畅:对货运司机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确保生活物资运输畅通。
- 企业纾困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等行业,延续税费减免和社保缓缴措施。
压实责任与监督问责
各级政府需成立专项督查组,对防控不力的单位及个人严肃追责,呼吁公众配合防疫,做到“不传谣、不恐慌”,通过“12345”热线反馈问题。
黑龙江省此次防控政策调整,既体现了科学精准的防控思路,也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在秋冬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来临之际,唯有政府、社会与个人协同发力,方能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全文共计约850字)
注结合黑龙江省近期政策动态及国家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具体措施以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