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不少人对疫苗效力的疑问,社交媒体上流传着“打疫苗没用”“疫苗防不住病毒”等言论,让部分民众心生疑虑,究竟疫苗在广州这波疫情中是否发挥了作用?我们需要基于科学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
首先要明确的是,疫苗的保护作用并非100%防止感染,而是主要体现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根据广州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在本轮疫情中,完成全程接种的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或轻症,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中,这一数据模式与全球各地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疫苗在预防重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广州本轮疫情主要由Delta变异株引起,多项国际研究表明,Delta变异株的传染性更强,且存在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导致疫苗防止感染的效果有所降低,疫苗对Delta变异株的重症防护效力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国产灭活疫苗对重症的保护效力据研究可达80%以上,这与国际上的mRNA疫苗对Delta变异株的保护效果相当。
广州市疾控专家指出,疫苗接种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产生充分的免疫保护,且免疫力会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广州和其他地区正在推动加强针接种,早期接种的人群,免疫力可能已经有所减弱,这也是出现突破性感染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疫苗保护”不仅是个体层面的,更是群体层面的,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以形成群体免疫屏障,减缓病毒传播速度,广州的疫苗接种率较高,这可能是本轮疫情虽然存在社区传播,但没有出现指数级暴发增长的原因之一。
对于“疫苗不管用”的言论,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少数突破性感染案例,任何疫苗都存在突破性感染的可能,这并不意味着疫苗失效,正如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且保护率并非100%,但我们不会因此否定流感疫苗的价值。
专家表示,疫苗接种是当前疫情防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并非唯一手段,即使完成疫苗接种,仍需坚持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特别是在变异株传播力增强的情况下,综合防控策略尤为重要。
广州市政府正在采取精准防控措施,加快疫苗接种进度,特别是老年人和加强针的接种,数据显示,老年人接种率相对较低,而他们是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提高老年人接种率对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疫苗在广州疫情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出现突破性感染就否定疫苗的价值,而应该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并结合其他防控措施,共同构筑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面对疫情,科学认知和理性态度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