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地方政府陆续发布多项紧急通知,以应对突发疫情,在这关键时刻,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利用“香港电话”等境外号码进行疫情相关诈骗,给市民带来财产和信息安全风险,本文结合福州疫情最新动态,分析此类诈骗手法,并提供防范建议,以帮助公众提高警惕。
福州疫情紧急通知概述
福州市近期出现新一轮新冠疫情,地方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发布了一系列紧急通知,包括区域管控、核酸检测安排、物资保障等措施,据官方通报,此次疫情传播链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区域,市民需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如非必要不外出、配合流调工作等,政府通过短信、社区公告等渠道向市民传递信息,确保疫情管控有序进行。
在这一过程中,诈骗分子利用市民对疫情的关注,伪装成“疾控中心”或“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境外号码(如以+852开头的香港电话)拨打诈骗电话,他们以“密接者排查”“核酸结果异常”或“疫苗补贴”为名,索取个人信息、银行账户或验证码,进而实施诈骗,此类行为不仅扰乱防疫秩序,还可能导致市民遭受经济损失。
“香港电话”诈骗的常见手法
诈骗分子通常使用改号软件伪装成香港或境外号码,增加可信度,以下是几种常见手法:
- 假冒流调电话:骗子声称是疾控人员,要求市民提供身份证号、行程轨迹等信息,并引导点击恶意链接。
- 虚假补贴诈骗:以“发放疫情补贴”为诱饵,要求受害者提供银行卡信息或支付“手续费”。
- 恐吓式诈骗:谎称市民核酸检测阳性或为密接者,要求转账以获取“优先处理”或“隔离安排”。
这些诈骗电话往往利用公众对疫情的焦虑心理,制造紧迫感,使人放松警惕,值得注意的是,正规防疫通知通常通过本地固话、社区网格员或官方APP发布,不会索要银行卡信息或验证码。
如何防范诈骗风险
面对此类诈骗,市民需保持冷静并采取以下措施:
- 核实信息来源:接到可疑电话时,应先挂断,并通过本地疾控中心官网或社区电话进行核实。
-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身份证、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官方机构不会要求提供此类细节。
- 安装防护软件:使用手机安全软件拦截境外骚扰电话,并警惕陌生号码。
- 关注官方渠道:及时查看福州政府或疾控中心发布的疫情通知,避免轻信非官方消息。
福州警方也已加强打击涉疫诈骗的力度,市民如遇诈骗,应第一时间报警。
疫情当前,福州的紧急通知旨在保障公众健康,但诈骗分子却趁机制造混乱,市民在遵守防疫政策的同时,需提高对“香港电话”等诈骗手段的警觉性,只有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筑牢防疫和安全双重防线,让我们保持理性,不信谣、不传谣,携手战胜疫情与诈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