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性特征,吉林省和四川省两地的疫情发展与防控进展引发广泛关注,吉林省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抗疫攻坚后,疫情形势逐步趋稳;而四川省则持续优化防控措施,同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两地都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方面采取了有力行动。
吉林省: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序恢复生产生活
据吉林省卫生健康委最新通报,截至4月中旬,吉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下降,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春市、吉林市等此前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目前已基本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部分区域逐步解除封控管理,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吉林省在本轮疫情防控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快速开展流调溯源,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并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物资和就医需求,吉林省加快方舱医院和隔离场所建设,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确保患者应治尽治。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吉林省正分批次、分步骤推动复工复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纾困帮扶政策,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通过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租金减免等措施助企纾困,春耕生产也未因疫情停滞,吉林省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协调农资运输、农机作业和人员流动,确保防疫不误农时。
四川省:精准防控疫情扩散,多管齐下稳定经济大盘
四川省近期也出现零星散发疫情,主要集中在成都、乐山等地,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迅速响应,按照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原则,快速开展核酸检测、流调排查和风险区域管控,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蔓延。
四川省强调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影响,成都等地通过精准划定中高风险地区,实施局部管控而非全员封控,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全省持续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常态化防控,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接种率稳步提升。
在经济运行方面,四川省政府近期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稳增长政策措施,2022年第一季度四川省经济总体平稳,但面临下行压力,为此,四川推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恢复、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一系列举措,成都都市圈、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也在持续推进中,旨在通过区域协同激发增长动能。
四川省格外关注民生保障,针对疫情期间部分群众遇到的困难,及时启动临时救助机制,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教育部门灵活调整教学安排,部分地区启动线上教学,做到“停课不停学”。
两地经验启示:科学精准与人文关怀并重
吉林省和四川省的近期实践,再次凸显了中国疫情防控中“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政策的重要性,两地均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防控策略,既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又努力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两地都在防控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吉林省在封控期间积极畅通物资配送“最后一公里”,建立绿色就医通道;四川省则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及时响应居民诉求,加强对特殊群体的照顾,这种既严格又温暖的防控方式,增强了群众对抗疫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国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吉林省和四川省的案例说明,只有坚持全国一盘棋,压实“四方责任”,做到早发现、快处置、准管控,才能持续巩固抗疫成果,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总结来看,吉林省疫情趋稳向好,正在恢复往日生机;四川省防控有力,经济民生稳步推进,两地的努力共同彰显了中国抗疫的坚定决心与灵活策略,也为下一步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