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天,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疫情破防,让这座千万级人口的古都面临严峻考验,几乎在同一时间,广州作为南方门户城市,也经历了Delta变异株的冲击,两座城市在疫情防控中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其经验和教训为后续防疫提供了重要参考。
南京防疫:被动迎战与体系漏洞
南京疫情的暴发源于机场保洁人员的国际国内航班混合操作,导致病毒从国际航班传播至国内区域,疫情发生后,南京市迅速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在短短数天内完成近千万人的筛查,病毒传播链已形成多点扩散态势,最终波及全国多个省份。
南京防疫的教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口岸防控存在明显漏洞,国际航班与国内航班人员未能实现完全隔离;二是初期流调追踪速度跟不上病毒传播速度;三是大规模人员流动管控措施出台相对滞后,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疫情初期防控被动。
广州防疫:主动出击与精准管控
相比之下,广州在应对Delta变异株时展现出更加成熟的防控体系,2021年5月,广州发现首例Delta变异株感染者后,立即启动高强度响应机制:精准划定封控区域,开展重点人群多轮核酸检测,同时保障非风险区域正常运转。
广州经验的核心在于“快、准、狠”:快速锁定传播链,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严格执行管控措施,荔湾区白鹤洞街道等高风险区域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同时建立完善的物资保障体系,确保居民基本生活需求,这种分级分类的精准防控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两城对比:防控策略的差异化选择
南京和广州的防疫策略差异源于多方面因素,地理位置上,南京作为交通枢纽,人员流动性极高;广州虽然同是人口大市,但采取的分区管控更为细致,资源配置上,广州作为一线城市,医疗资源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更为雄厚,管理经验上,广州作为对外贸易重要口岸,长期面临境外输入压力,积累了丰富的口岸防控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两座城市都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策略,南京在疫情中后期加强了社区管控和流调速度,广州则通过“防控结合”的方式,既控制疫情又保障经济活力。
特大城市防疫之道
南京和广州的疫情防控经验为其他特大城市提供了重要参考:
口岸防控是重中之重,必须严格执行国际国内人员、货物分离管理,加强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和定期核酸检测。
流调追踪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大城市应建立数字化流调系统,提高病毒溯源和传播链分析效率,实现“露头就打”。
第三,分级分类精准防控是平衡疫情与经济的关键,根据风险等级划分管控区域,避免“一刀切”的全城封锁,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物资保障和人文关怀不可或缺,封控区域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活物资配送和医疗救助体系,关注特殊群体需求。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要长期投入,包括加强基层医疗力量,增加定点医院床位和ICU资源,建立平战结合的应急响应机制。
南京和广州的防疫实践表明,特大城市疫情防控没有标准答案,必须结合城市特点、疫情形势和资源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只有将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构筑真正有效的公共卫生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