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外疫情形势的持续演变和防控经验的不断积累,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始终秉持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向着更加科学、精准、人性化的方向优化调整,山西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山西省疫情防控办”)结合本省实际,发布了一系列最新防控指示与要求,为全省下一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划定了清晰路径,旨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精准施策,杜绝“一刀切”
山西省疫情防控办最新发布的核心精神在于“精准”,要求全省各地市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不得自行加码、层层加码,这意味着,在风险区域的划定上,将更加科学,尽可能精确到楼栋、单元,而非动辄封闭整个小区甚至街道,最大限度地缩小影响范围,在隔离方式上,将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并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次密接,这些举措旨在将防控资源集中在最关键的链条上,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体现了防控工作的科学性与精准性。
优化服务,保障民生需求
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病毒阻击战,更是一场民生保卫战,山西省疫情防控办最新要求中,特别强调了要做好疫情期间的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和就医需求保障,要求各地建立“绿色通道”,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渠道畅通无阻,确保大型商超、社区便利店等正常运营,在医疗方面,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患者,必须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加强对封控隔离人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专门队伍负责日常生活物资的采购与配送,确保基本生活无忧,让严格的防控措施带上温度。
强化监测,筑牢预警防线
早发现是快速有效处置疫情的关键,山西省疫情防控办最新部署继续强调要夯实监测预警体系,持续对重点行业、重点机构、重点人员(如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等人员,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优化社会面核酸检测点的布局和服务,方便“愿检尽检”人群的需求,确保检测结果的高效、准确,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加强老年人的接种覆盖率,构筑坚实的免疫屏障,这是减少重症率、降低医疗资源挤兑风险的根本之策。
压实责任,凝聚抗疫合力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山西省疫情防控办最新指示中,进一步压实了“四方责任”(属地、部门、单位、个人),要求各地党委和政府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本行业的防控方案并督导落实;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员工健康管理制度;而每一位公民,则要继续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积极接种疫苗等良好卫生习惯,只有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协同发力,才能织密筑牢疫情防控网。
山西省疫情防控办发布的最新举措,是应对当前疫情形势的主动作为和科学决策,它并非放松防控,而是对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精细的管理、更周到的服务、更强大的执行力,其最终目标,始终是守护好三晋大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面对疫情,我们既要保持警惕,避免麻痹松懈,也要避免恐慌焦虑,相信在科学精准的防控政策指引下,在三晋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能穿越寒冬,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