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国家最新防控政策精神和本省疫情形势变化,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了最新通知,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务必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精准落实各项优化防控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科学精准,优化调整防控策略
通知明确指出,山西省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但绝非简单化、一刀切,核心在于更加注重科学和精准,进一步提升防控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 精准划分风险区域: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科学精准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范围,高风险区划定后,要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并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做到“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
- 优化核酸检测策略: 通知要求,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而是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核酸检测将聚焦于感染风险高的区域和人员,例如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规定进行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各地要科学合理设置便民核酸采样点,满足群众检测需求。
- 优化调整隔离方式: 落实国家分类收治措施,科学分类收治阳性感染者,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落实“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这有效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挤兑,将宝贵的资源留给最需要的重症高风险人群。
强化重点环节与场所防控
通知对当前防控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场所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
-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与储备: 加快推进方舱医院升级改造,加强定点医院建设,特别是重症监护单元(ICU)的建设和储备,充实基层医疗卫生力量,增强药物供应保障,确保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 聚焦重点场所机构: 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通知要求这些机构结合设施条件采取内部分区管理措施,严格人员进出管理,防范疫情引入和扩散风险,切实保障脆弱人群的安全。
- 保障社会基本运行: 全力保障交通物流畅通,不得随意暂停餐饮、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基本生活服务场所的运营,企业发生疫情时,应因地制宜快速处置,不得随意要求停工停产,确保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运转高效有序。
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通知再次强调了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方面的关键作用,要求各地继续坚持“应接尽接”原则,加大组织动员力度,特别是要提高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通过设立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多种便民方式,为老年人接种提供便利,优化服务流程,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加强宣传引导与个人防护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不实信息,要广泛宣传“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公众自觉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如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常通风、咳嗽礼仪)等,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没有接种禁忌的尽快完成疫苗接种,从而增强社会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
山西省此次发布的最新疫情通知,是在国家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框架下的具体落实和细化,其核心要义在于将防控工作做得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温度,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这不仅是对病毒变异规律和疫情发展形势的深刻把握,也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全省上下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优化措施,共同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稳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推动山西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