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号 美食 南京疫情,疫苗是否无效?科学解读与理性思考

南京疫情,疫苗是否无效?科学解读与理性思考

近期南京突发的新冠疫情,再度引发公众对疫苗有效性的质疑,网络上甚至出现“疫苗无效”的片面言论,加剧了社会焦虑,疫苗真的“无效”吗?我们需要从科学数据、疫情特点和全球经验出发,理性分析这一问题。

南京疫情背景与疫苗覆盖率

南京本轮疫情主要由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引发,该毒株具有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潜伏期短等特点,截至2021年7月,南京市新冠疫苗接种率已超过80%,但疫情仍出现局部扩散,这一现象似乎让人怀疑疫苗的保护作用,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南京疫情,疫苗是否无效?科学解读与理性思考

疫苗的有效性:数据说话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以及国际研究数据,现有疫苗对德尔塔毒株仍具有显著保护效果,以科兴和国药疫苗为例,临床研究显示:

  1. 预防重症和死亡高效:在南京疫情中,重症患者多为未接种疫苗或仅部分接种者,完整接种疫苗后,即使感染,发展为重症的风险降低90%以上。
  2. 降低感染率:疫苗对德尔塔毒株的感染保护率虽有所下降,但仍可达60%-80%,这意味着接种疫苗后感染风险大幅降低,但并非绝对免疫。
  3. 全球数据支持:英国公共卫生部研究显示,辉瑞疫苗对德尔塔毒株重症预防有效率为96%,阿斯利康疫苗为92%,中国疫苗虽数据略有差异,但整体趋势一致。

疫苗并非“无效”,而是针对变异毒株的保护力有所减弱,但关键防护作用依然显著。

南京疫情,疫苗是否无效?科学解读与理性思考

为何接种疫苗后仍会感染?

南京疫情中部分接种疫苗者被感染,这一现象被称为“突破性感染”,其发生原因主要有:

  1. 病毒变异:德尔塔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增强,可能导致疫苗诱导的抗体中和效果下降。
  2. 个体差异:老年人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疫苗激发的免疫反应可能不足。
  3. 接种时间:随着时间推移,疫苗抗体水平可能逐渐下降,需补打加强针。
  4. 传播环境:高风险区域(如机场、医院)的病毒载量极高,即使接种疫苗,暴露后仍可能感染。

突破性感染是正常现象,其他疫苗(如流感疫苗)也存在类似情况,这并不代表疫苗失败,而是提醒我们需结合其他防护措施。

南京疫情,疫苗是否无效?科学解读与理性思考

疫苗的价值:防重症而非绝对阻断

疫苗的核心目标是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而非完全杜绝感染,南京疫情中,绝大多数患者为轻症或无症状,重症率较低,这正是疫苗起作用的体现,若未接种疫苗,疫情后果可能更为严重。

如何应对变异毒株?

面对病毒变异,科学对策包括:

  1. 推进加强针接种:多国已启动第三剂接种,以增强抗体水平。
  2. 开发新型疫苗:针对变异毒株的二代疫苗已在研发中。
  3. 坚持综合防控:疫苗+口罩+社交距离+核酸检测,是多层防护的关键。

理性看待疫情,避免恐慌

南京疫情是一次警示,但不应演化为对疫苗的信任危机,历史证明,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病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全球大流行中,没有疫苗是100%完美的,但接种疫苗仍是保护自己和社会的最佳方式。

南京疫情并未证明疫苗无效,反而凸显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科学防控需理性认知、积极行动,而非被片面言论误导,在变异毒株的挑战下,我们更应相信科学,持续优化策略,共同守护公共卫生安全。

参考资料:中国疾控中心报告、WHO数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相关研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ntto.com.cn/meishi/4230.html

作者: admin

擅长以细腻笔触描绘现代人情感困境/以独特视角解读科技人文交叉领域
下一篇
http://wantto.com.cn/zb_users/upload/editor/water/2025-08-22/68a78abb31334.jpeg

上海新增新冠疫情/上海 新增 新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