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哈尔滨这座素有“冰城”美誉的北方都市,经历了两轮新冠疫情的冲击,从年初的紧张严防到年末的沉着应对,哈尔滨的抗疫时间线不仅反映了疫情防控的艰巨性,也记录了一座城市在危机中的坚韧与团结。
年初疫情:寒冬中的遭遇战
2021年1月,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氛围中时,疫情悄然而至,1月9日,哈尔滨市报告首例本土确诊病例,打破了数月来的平静,患者为望奎县返哈人员,随后疫情迅速在香坊区、呼兰区等地扩散。
当局迅速响应,1月12日宣布进入应急状态,启动全民核酸检测,三天内,哈尔滨完成了近400万人的检测工作,创下了当时的检测速度纪录,1月22日,哈尔滨宣布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停课,转为线上教学。
这轮疫情在2月中旬得到基本控制,最后一名确诊患者于2月23日治愈出院,整整45天的抗疫战斗中,哈尔滨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近60例,无死亡病例。
平静期:夏秋时节的常态化防控
随着春天的到来,疫情逐渐平稳,3月至8月,哈尔滨保持了本土病例零新增的记录,但防控工作从未松懈,公共场所严格执行扫码测温、定期消毒,市民养成了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的习惯。
8月初,Delta变异毒株在全国多地暴发,哈尔滨虽未出现大规模疫情,但仍加强了防控措施,对来自风险地区的人员实行严格管控,同时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到9月底,哈尔滨市18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已超过85%。
年末疫情:Delta变异毒株的挑战
2021年9月21日,中秋节当天,哈尔滨报告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位于巴彦县,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病例感染的是Delta变异毒株,与当时福建省的疫情无关,属于新的传播链。
疫情迅速扩散,第二天新增病例数就达到8例,随后几天持续增加,9月25日,哈尔滨宣布全员核酸检测,南岗区、道里区、松北区等多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公共场所关闭,线下教学再次暂停,进出城交通实行严格管控。
这轮疫情传播速度更快,涉及范围更广,到10月中旬,哈尔滨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80例,是年初疫情规模的近1.5倍,但由于疫苗接种率较高和防控经验积累,重症率明显降低。
10月14日,哈尔滨最后一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10月15日,所有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标志着这轮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抗疫措施与经验总结
回顾2021年哈尔滨的抗疫历程,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响应速度快,无论是年初还是年末的疫情,当地政府都能在发现病例后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开展流调溯源和核酸检测工作。
二是科学精准防控,哈尔滨没有采取简单的“一刀切”封城措施,而是根据风险等级划分管控区域,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是民众配合度高,哈尔滨市民在疫情期间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纪律性,积极配合各项防控措施,形成了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
四是医疗资源充足,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会,医疗条件相对较好,在疫情期间确保了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没有发生医疗资源挤兑现象。
2021年哈尔滨的抗疫历程是中国众多城市疫情防控的一个缩影,从年初到年末,从原始毒株到Delta变异株,哈尔滨的应对能力不断提升,防控策略日益精准,这些经验为后续应对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提供了宝贵参考。
疫情没有阻挡哈尔滨前进的脚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2021年哈尔滨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民生持续改善,这座北国冰城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科学应对、团结一心,就能战胜疫情挑战,守护好人民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