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这座拥有六百余年历史的港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悄然覆盖着从老城厢到滨海新区的每一个商业角落,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海河两岸,市场监管人员已经出现在喧闹的早市;深夜,当写字楼的灯光逐渐熄灭,他们仍在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工单,这座城市的经济脉搏,正是在这样的守护下平稳跳动。
天津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职能版图堪称宏大,从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到大型商超的价格监管;从药品安全的全程追溯,到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从知识产权保护到反垄断调查,其职责范围之广,几乎涵盖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在天津港保税区,市场监管人员运用大数据系统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智能筛查;在和平路商业街,他们推行“明厨亮灶”工程让食品安全透明化;在静海区的工厂里,他们对压力容器进行毫米级的检测,这种全方位的监管体系,构成了天津市场经济秩序的“免疫系统”。
食品安全监管始终是天津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面对这座1400万人口超大型城市的食品供应体系,市场监管局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机制,2022年,天津市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背后是每年超过10万批次的食品检测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在全国首创的“食品安全红黑榜”制度,通过定期公示优秀和违规企业名单,形成了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已覆盖全市85%以上的餐饮单位,消费者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查看后厨操作,这种透明化监管模式开创了社会共治的新格局。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天津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样展现出创新精神。“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推行“证照分离”全覆盖,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门槛,2022年,天津新增市场主体27.5万户,同比增长8.3%,这些数字背后是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进的简政放权,他们创新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避免对企业的重复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天津市场监管局设立了中国(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一站式”服务,为创新型企业保驾护航。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天津市场监督管理局总是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疫情期间,他们迅速建立防疫物资生产应急审批机制,保障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供应;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维护市场稳定;推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1条措施,助力经济复苏,在日常工作中,他们通过“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持续提升市民的维权意识和能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新时代的监管工作依然面临挑战,新经济业态层出不穷,网络直播营销、社区团购等新模式给传统监管方式带来冲击;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监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跨区域、跨行业的复杂经济行为,要求建立更加协同的监管机制,面对这些挑战,天津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在积极推进智慧监管建设,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监管效能;完善信用监管体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加强京津冀市场监管协同,构建一体化监管机制。
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像空气——最好的监管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却又无处不在的保护,在天津这座兼容传统与现代的城市里,市场监管人用他们的专业与坚守,默默维护着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全与权益,当他们穿梭于市井巷陌、高楼大厦之间,实际上是在编织一张无形的安全网,让市场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让“津门”这块金字招牌在新时代更加闪亮,在这张网的守护下,天津的市场活力持续迸发,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着不可或缺的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