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的校园里,玉兰花开得正盛,经济学院的教室里,来自新疆喀什的阿丽米热正用流利的普通话分享她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观点,三千多公里外,在天山脚下的一所中学教室里,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老师正在讲授金融基础知识,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远方世界的好奇,这不是两个孤立的故事,而是天津财经大学与新疆之间日益紧密的教育联结的真实缩影。
天津财经大学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财经类高校,自2010年起系统性开展对新疆教育支援工作,逐步形成了“招生培养+人才输送+学术支持”的多维合作模式,据统计,截至2023年9月,天财累计招收新疆籍学生达187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过40%,这些数字背后,是东西部教育协作机制不断完善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的实践成果。
对新疆学子而言,赴津求学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知识视野的拓展,来自伊犁的哈萨克族学生叶尔波力表示:“天财的‘导师制’和‘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帮扶计划’让我快速适应了专业学习。”学校针对新疆学子的学习特点,开设了高等数学辅导班、专业汉语课程,并组织“一帮一”学习结对活动,这些举措有效解决了语言转换和专业基础衔接问题,使新疆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大学学习生活。
天财学子也在新疆大地收获了别样成长,自2015年起,学校每年选派优秀研究生参加教育部“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深入新疆和田、喀什等地区的基层学校开展支教工作,支教团员不仅带去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成为连接东西部文化的桥梁,法学院研究生张倩在支教日记中写道:“在和田教书的半年,我学会了从多元视角理解国家发展,这段经历重塑了我的职业规划。”
两地在学术领域的互动同样令人瞩目,天津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与石河子大学经济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一带一路”沿线贸易便利化研究;学校统计学系教师团队连续三年赴新疆开展数据采集和调研,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库支持,这种学术交流不仅促进了知识生产,更构建了东西部高校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天津财经大学与新疆的教育互动,创造了多重融合效应,文化上,新疆学生组织的“西域文化节”已成为校园品牌活动,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情感上,无数天财学子与新疆结下了深厚缘分,许多毕业生选择留在新疆工作;发展上,这种互动为新疆培养了熟悉东部经验又了解西部实际的专业人才,形成了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
这种教育协作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它构建了一个东西部互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微观场域,东部的教育资源与西部的发展需求相遇,现代专业知识与多元文化传统对话,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正如一位天财教师所言:“我们不仅在培养大学生,也在参与书写东西部共同发展的故事。”
面向未来,天津财经大学与新疆的教育合作正在向纵深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使远程教育协作成为可能,“云端教研”“在线课程共享”等项目正在规划中;人才培养模式也更加注重与新疆实际需求对接,定制化培养项目陆续启动,这些创新尝试正在构建更加立体、可持续的东西部教育协作生态。
从天山脚下到海河之滨,从渤海之畔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天津财经大学与新疆之间的教育桥梁正在不断延伸,这条跨越山河的教育之路,不仅输送着知识的力量,更传递着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信念,在这条路上,每一个行走其间的学子与教师,都在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中国东西部教育协作的深度与广度,共同编织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