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冠疫情总体趋于平稳,但仍有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根据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25日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均在成都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成都5例,南充2例,绵阳1例),所有感染者均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相关流调溯源和管控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从传播链条来看,本轮疫情主要与外地输入病例相关,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的特征,成都市作为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和交通枢纽,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存在,近一周以来,成都加强了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力度,并在部分区县实施了临时性管控措施,有效切断了社区传播链,南充、绵阳等地也快速响应,对密切接触者和风险区域进行了精准排查与管控,避免了疫情进一步扩散。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省在这一波疫情中继续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总体策略,依托“天府健康通”等数字平台实现快速流调和风险人员识别;不断优化核酸检测点布局,推广“15分钟核酸采样圈”,方便市民愿检尽检,全省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老年人群的加强针接种率显著提升,进一步构建免疫屏障。
在经济社会秩序方面,四川多数地区保持正常生产生活,成都、绵阳等地的商场、餐厅、景区在严格落实扫码、测温、限流等措施的基础上正常开放,并未采取大规模封控,省政府多次强调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杜绝“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的行为,这种精细化管理的模式,既保障了公众健康,也维护了正常的社会运行。
疫情反复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个别地区存在常态化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部分群众防护意识有所松懈等问题,省疾控中心专家呼吁,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公众需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习惯,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和健康码查验工作,尤其近期有跨省出行计划的居民,应提前了解目的地防疫政策,主动报备行程,降低疫情输入风险。
四川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协查和联防联控,强化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关键节点的排查力度,严格执行“入川即检”政策,重点关注学校、养老机构、农贸市场等场所的防控工作,定期开展环境采样和消毒,医疗系统也做好了应急准备,确保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等医疗资源充足可用。
总体而言,四川省疫情目前处于可控状态,通过高效流调、快速处置和全民参与,大概率不会发生大规模反弹,但面对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复杂局面,四川仍需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为民众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字数:85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