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根据国家“动态清零”总方针,结合本土疫情形势,持续优化防控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国庆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增加,南宁市如何应对潜在风险?市民日常生活是否受到影响?本文将从最新政策、疫情数据、民生保障及专家解读等多角度,为您呈现南宁疫情防控的最新动态。
最新疫情数据:本土新增可控,外防输入压力仍存
据南宁市卫健委9月25日通报,过去24小时内,南宁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为集中隔离点发现,无社会面传播风险,截至当日,全市现有高风险区1个(位于青秀区某小区),中风险区已全部解除。
值得注意的是,南宁作为广西首府,面临较大的外防输入压力,9月以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病例12例,均通过闭环管理妥善处置,市疾控中心提醒,需持续关注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疫情变化,强化入境人员“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监测”措施。
防控政策调整:精准划分风险区,常态化核酸不松懈
- 风险区动态管理
南宁市采用“快封快解”策略,高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即可降级,目前青秀区高风险区已开展第五轮全员核酸,若结果均为阴性,预计9月28日解封。 - 核酸检测优化
主城区(青秀、兴宁、西乡塘等)继续实行“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出入公共场所政策,但采样点增至420个,并开设20个“学生专用通道”,减少排队时间。 - 重点场所防控
农贸市场、商超等严格落实“扫码测温”,餐饮堂食需隔位就座;中小学及幼儿园实行“晨午检”,暂未推迟开学计划。
民生保障:物资供应充足,就医绿色通道畅通
- 生活物资:南宁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全市蔬菜日供应量超5000吨,猪肉储备达1.2万吨,可满足30天需求,线上平台(如美团、叮咚买菜)增派配送人员,封控区实行“无接触配送”。
- 医疗保障:指定市第一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为“黄码医院”,保障风险区患者透析、孕产等紧急需求,9月以来已处理急危重症病例230余例。
- 交通出行:地铁、公交全线路正常运营,但乘客需规范佩戴口罩;离邕人员需持48小时核酸证明,机场、火车站设免费检测点。
专家解读:国庆假期防控建议
广西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李国栋接受采访时指出:
- 本地市民:提倡“就地过节”,减少跨市流动;家庭聚会不超过10人,避免前往密闭场所。
- 外地返邕人员:抵邕后落实“三天两检”,7日内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 疫苗接种: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已达92%,呼吁未接种者尽快完成加强针。
市民声音:理解配合中期待生活回归常态
在青秀区某社区采访中,居民王女士表示:“每天下楼做核酸已成习惯,工作人员很辛苦,我们愿意配合。”也有小微企业主呼吁进一步减租减税,缓解经营压力,对此,南宁市已出台《助企纾困十条》,包括减免国有物业租金、发放消费券等举措。
科学防控与温情守护并行
南宁市通过快速响应、精细化管理,在控制疫情扩散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民生的影响,当前防控成果来之不易,市民仍需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随着国庆假期到来,全市上下将坚守防线,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全文共计约980字)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3年9月25日,后续动态请关注“南宁疾控”官方公众号或本地权威媒体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