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天,德尔塔毒株突袭郑州,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被迫按下暂停键,商场关闭、街道空荡,城市陷入前所未有的寂静,许多外地民众也心生疑问:同样面临疫情挑战的南昌,商场还在正常营业吗?这个问题背后,折射出人们对正常生活的渴望与对疫情发展的担忧。
郑州在经历暴雨灾害后又遭遇疫情冲击,可谓雪上加霜,7月31日,郑州市发现首例本地确诊病例,随即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全市非生活必需的商业场所纷纷关闭,包括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和室内娱乐场所,正弘城、丹尼斯大卫城、万达广场等郑州地标性商场大门紧闭,只剩下超市和药店等保障民生的部门有限度运营。
随着疫情逐步控制,郑州开始分区分级精准防控,8月28日,郑州发布通告,全市商场超市、理发店等场所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恢复营业,进入商场的顾客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商场内部也采取限流措施,确保人员不聚集。
远在江西的南昌市也面临着外防输入的压力,虽然8月份南昌并未出现大规模本土疫情,但商场同样加强了防控措施,南昌的万达广场、百盛、天虹等大型商场始终保持营业状态,只是增加了消毒频次,要求员工定期核酸检测,并在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点。
两座城市的不同应对策略,反映了中国疫情防控“精准施策”的特点,郑州作为疫情中心地区,采取了暂时关闭、全面筛查的果断措施;而南昌作为低风险地区,则在保持商业活动正常运转的同时,加强常态化防控,这种差异化的管理方式,既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商场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闭状态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疫情严重程度的晴雨表,开门营业的商场,不仅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更传递着城市仍在正常运转的信心,而暂时关闭的商场,则提醒人们疫情仍在,不可掉以轻心。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9月初郑州大部分商场已恢复正常营业,顾客们重新走进明亮的购物中心,虽然还需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但那份久违的城市烟火气已经回归,而南昌商场始终开门迎客,为市民提供着持续的商业服务。
疫情两年多来,中国人民已经学会了与病毒共存的生活智慧,商场开与否,不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而是基于科学评估的动态调整,无论是郑州还是南昌,无论是暂时关闭还是持续营业,背后都是对人民生命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考量。
当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疫情郑州商场 南昌有开门吗”时,我们寻找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答案,更是对恢复正常生活的期盼,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而中国各城市在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间的精准平衡,正在为世界提供着值得借鉴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