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中国各地商场作为消费的重要载体,经历了从停摆到逐步复苏的曲折历程,本文将以郑州商场在疫情中的重启为例,探讨其应对策略和现状,并延伸分析南宁商场是否开门营业的情况,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
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人口密集、商业活动频繁,其商场在疫情期间受到了较大冲击,2021年夏季,郑州遭遇洪灾和疫情双重打击,商场一度全面关闭,但随着防控措施的优化和疫苗接种的推进,郑州商场逐步实现了重启,郑州的正弘城、丹尼斯大卫城等大型商场在严格遵循防疫政策下,于2021年底陆续恢复营业,这些商场采取了限流、消毒、健康码查验等措施,确保了购物环境的安全,数据显示,到2022年初,郑州商场的客流已恢复至疫情前的70%左右,销售额也逐渐回升,这一复苏过程不仅体现了郑州商场的韧性,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在平衡经济与防疫方面的努力。
转向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商场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南宁并非疫情高风险地区,因此商场的营业状况相对稳定,根据南宁市商务局的数据,2022年以来,南宁的主要商场如万象城、航洋国际等基本保持开门营业,仅在局部疫情爆发时短暂调整营业时间或实施限流措施,南宁商场在防疫方面借鉴了其他城市的经验,例如加强通风系统、推广无接触支付,并定期进行员工核酸检测,这使得南宁商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持续为市民提供服务,南宁商场的开门率高达90%以上,客流和销售数据均显示稳步复苏的趋势。
对比郑州和南宁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疫情下的商场营业并非一刀切,而是基于本地疫情风险和防控政策的动态调整,郑州商场的重启过程更具挑战性,但通过创新策略如线上直播销售和社区团购,成功缓解了停业带来的损失,而南宁商场则凭借相对宽松的环境,保持了较高的营业稳定性,这反映出中国城市在应对疫情时的差异化策略:高风险地区注重严格防控和分阶段重启,低风险地区则优先保障经济正常运转。
从更广的角度看,疫情加速了商场数字化转型,无论是郑州还是南宁,商场都加大了线上平台的投入,通过APP、小程序等工具吸引消费者,郑州部分商场推出了“云购物”服务,而南宁商场则与外卖平台合作,提供即时配送,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不仅帮助商场在疫情期间生存下来,还为未来商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疫情郑州商场的重启展示了中国城市的复苏能力,而南宁商场的开门营业则体现了低风险地区的稳定性,两者共同印证了,在科学防控和政策支持下,商业活动正逐步回归正轨,作为消费者,我们应保持信心,同时遵守防疫规定,共同推动经济的全面复苏,随着疫情进一步控制,商场有望迎来更繁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