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川省坚决贯彻国家决策部署,持续优化防控措施,以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为总方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运行,本文将梳理四川省疫情防控的最新政策、重点措施和阶段性成效,为公众提供清晰、全面的信息参考。
当前防控总体要求:科学精准、动态清零
四川省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特点,全省强调以更快速、更精准、更有效的措施应对疫情,努力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最新的防控核心在于“科学精准”,这意味着不再是一刀切的全面封控,而是将防控措施最小化、精准化,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通过高效的流调溯源、风险区划分、核酸筛查等手段,快速切断传播链条。
最新政策措施与重点部署
-
优化风险区划定与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最新标准,将风险区调整为“高、低”两类,取消中风险区设置,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符合解封条件的要第一时间解封,做到“快封快解”,低风险区强调落实“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
推进核酸检测优化: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而是根据防控需要,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按规定开展核酸检测,各地科学设置便民核酸采样点,继续提供便捷、优质的检测服务,满足市民“愿检尽检”和防疫查验需求。
-
加强来(返)川人员管理:严格落实“入川即检”,所有来(返)川人员需查验健康码、通信行程卡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抵川后第一时间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对高风险区来(返)川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倡导所有来(返)川人员抵川后3日内不聚餐、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
强化重点场所防控: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学校、托幼机构等特殊场所继续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证明等防控措施,公共场所经营单位需落实主体责任,督促顾客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
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加强老年人等脆弱群体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通过设立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方式提供便利,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
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严禁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严禁擅自停工、停业、停运,全力保障交通网络畅通,保障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正常运行,确保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
公众责任与温馨提示
疫情防控成果的巩固,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共同努力,四川省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公众:
- 自觉履行责任: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和权威发布,主动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如接到流调电话,请如实报告行程。
- 加强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班、上学。
- 主动进行报备:所有从省外风险地区来(返)川人员,应提前向目的地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积极配合做好隔离、检测等健康管理措施。
- 理性应对疫情: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从官方权威渠道获取信息,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四川省的疫情防控正朝着更加科学、精准、人性化的方向不断优化和完善,这套组合拳既体现了防控的力度,也彰显了城市的温度,面对疫情,我们既要保持高度警惕,也要坚定必胜信心,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守护好天府之国的烟火气与健康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