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号 科技 天津疫情通报,为何不说人话的背后是沟通的断裂?

天津疫情通报,为何不说人话的背后是沟通的断裂?

天津,这座拥有超过1500万人口的直辖市,在新冠疫情中始终处于防控的前沿,近期不少市民和媒体反映,天津的疫情通报“不说人话”——充斥着专业术语、官僚化语言和数据堆砌,却缺乏清晰、易懂的信息传达,这种现象不仅引发了公众的困惑和不满,更折射出更深层次的沟通问题:在危机管理中,官方通报如何平衡专业性、准确性与可读性?为何看似“严谨”的通报反而可能导致信息传播的失效?

天津疫情通报,为何不说人话的背后是沟通的断裂?

疫情通报的“不说人话”现象:典型表现

天津的疫情通报常被批评为“不说人话”,具体表现包括:

天津疫情通报,为何不说人话的背后是沟通的断裂?

  1. 过度使用专业术语:“社会面清零”“核酸CT值”“流行病学调查”等术语频繁出现,但缺乏通俗解释,普通民众难以理解这些概念的实际含义,更无法将其转化为个人防护的具体行动。
  2. 官僚化语言风格:通报中常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加强动态管理”等模糊表述,这些语言看似严谨,实则缺乏具体内容,市民无法从中获知“哪些区域风险高?”“我应该怎么做?”等关键信息。
  3. 数据堆砌而非信息提炼:每日通报中常罗列大量数据(如新增病例数、核酸检测人次),但很少对数据背后的趋势、风险等级或预警信号进行解读,仅公布“某区新增10例阳性”,却不说明这些病例的分布是否集中、是否涉及聚集性传播等。
  4. 回避敏感问题:对公众关切的焦点(如封控范围、物资保障、就医难等)往往用“正在协调”“稳步推进”等套话带过,缺乏透明度和针对性。

这种通报方式看似“专业”和“稳妥”,实则违背了危机沟通的核心原则:在紧急状态下,信息必须简洁、清晰、 actionable(可行动化),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20年就强调,疫情信息发布应避免 jargon(行话),优先使用通俗语言确保大众理解,天津通报的“不说人话”,本质上是一种沟通失效。

为何通报会“不说人话”?深层原因分析

  1. 官僚体系的惯性:政府公文长期遵循“严谨、准确、正式”的风格,这种惯性在疫情通报中被延续,官员可能担心“说人话”会被视为不专业或不够严肃,甚至承担“说错话”的风险。
  2. 责任规避心态:模糊语言(如“动态调整”“科学防控”)为政策留出了回旋余地,却牺牲了明确性,部分官员可能倾向于用术语和套话规避具体责任,避免因信息透明而引发后续争议。
  3. 专业与大众的认知鸿沟:疾控专家习惯用专业术语沟通,但通报的撰写者未能做好“翻译”工作,将专业内容转化为大众语言,这反映出部分机构缺乏公众沟通能力或用户思维。
  4. 多重审核机制的桎梏:疫情通报往往需经多层级审核,每层都可能修改或添加“稳妥表述”,最终导致语言越来越僵化、距离感越来越强。

“不说人话”的危害:从误解到信任损耗

当通报无法被有效理解时,其危害远超想象:

  • 公众误解与恐慌:市民因不理解“社会面清零”的具体含义,可能误以为风险已完全解除,放松防护导致疫情反弹。
  • 谣言滋生:官方信息不清晰时,谣言会填补真空,天津疫情期间,曾因通报不明确而引发“某区全面封控”等误传,加剧社会焦虑。
  • 削弱政府公信力:若通报始终“云山雾罩”,公众可能认为政府刻意隐瞒或无能,长期积累将损耗信任,据《中国社交媒体疫情报告》,2022年天津疫情中,超30%的网友对通报语言表达不满。
  • 降低防控效率:市民无法从通报中获取 actionable 信息,可能导致配合度下降(如不及时核酸检测或报备行程),加大防控难度。

如何让疫情通报“说人话”?建议与出路

  1. 树立“用户思维”:通报的受众是普通市民,而非专家或上级,应采用通俗语言(如用“病毒传播风险高”替代“社会面存在隐匿传播”),并配套示意图、短视频等多元形式。
  2. 强化信息提炼与解读:避免单纯罗列数据,而是重点解读趋势、风险区域和行动建议(如“某菜市场关联病例增多,建议市民暂勿前往”)。
  3. 建立反馈机制:通过社交媒体收集市民疑问,在通报中直接回应(如“网友问:封控何时结束?答:目前预计还需3天,具体将根据核酸检测结果调整”)。
  4. 培训官员的沟通能力:借鉴上海、深圳等地的经验,开展危机沟通培训,强调“简洁、透明、共情”的原则。
  5. 引入第三方评估:邀请媒体或公众代表参与通报优化,定期评估语言可读性。

沟通的本质是“抵达”

疫情通报不仅是信息发布,更是一种公共沟通,其目的不是展示“专业权威”,而是让信息有效抵达每一个市民,转化为社会协同防控的行动,天津的“不说人话”现象,是全国许多地区疫情通报的缩影,打破官僚化语言、回归沟通本质,不仅是技术调整,更是治理理念的升级——在危机中,真正的“专业”是让每个人听懂、信任并行动起来,唯有如此,防控体系才能筑牢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天津疫情通报,为何不说人话的背后是沟通的断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ntto.com.cn/keji/13080.html

作者: admin

擅长以细腻笔触描绘现代人情感困境/以独特视角解读科技人文交叉领域
下一篇
http://www.wantto.com.cn/zb_users/upload/2025/09/20250904070441175694068124751.jpg

天津怼人:天津怼人俏皮话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