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渤海之滨、九河下梢的天津,有一支默默守护市场秩序的“铁军”——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这个成立于2018年机构改革大潮中的部门,整合了原工商、质检、食药监、价监、知识产权等多头监管职能,成为天津市场经济活动的“全能守护者”,从菜市场的电子秤到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从早餐摊的食品安全到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运行,其监管触角延伸至市场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天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核心使命是构建“三大环境”,最基础的是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2022年,该局受理消费投诉举报28.5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亿元,在食品安全领域,创新推行“津门智慧食安”工程,实现对全市8.6万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风险分级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面,对全市22万台(套)设备建立“一设备一档案”数字化管理,确保电梯、压力容器等安全运行,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每天都在守护着千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总局持续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2023年查处各类案件317起,有力维护了市场公平,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70万户,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做到“无事不扰、有需必应”,这些措施不断优化着天津的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能够安心经营、轻装前行。
创新驱动的发展环境是经济提质升级的关键,总局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22年全市专利授权量达8.4万件,商标注册申请7.9万件,通过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快速维权通道,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动“天津制造”向“天津智造”转变,累计评定天津市质量奖企业58家,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面对新经济业态的蓬勃发展,天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监管智慧,对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制定针对性监管规则,既鼓励创新又规范发展,同时全面推进智慧监管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监管效能,在全国首创“市场监管大脑”平台,实现对市场风险的智能预警和精准处置,显著提升了监管现代化水平。
市场监管工作永远在路上,天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戴东强表示:“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效能,为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这支“津门卫士”队伍正在用他们的专业和坚守,默默守护着市场的公平与秩序,为天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天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实践与创新,正成为国家市场监管体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