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深入推进,各地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天津和北京作为中国北方的两大重要城市,其疫苗在研发、生产和技术路线上各有特点,本文将从多个维度解析天津疫苗与北京疫苗的区别,帮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这两种疫苗。
研发背景与技术路线
北京疫苗主要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简称“北生所”)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为代表,该疫苗采用传统的灭活技术路线,通过培养新冠病毒并灭活其活性,保留其免疫原性,从而激发人体免疫反应,灭活疫苗技术成熟,安全性较高,易于大规模生产。
天津疫苗则以康希诺生物(CanSinoBIO)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合作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商品名“克威莎”)为代表,该疫苗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将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嵌入到经过改造的腺病毒中,通过腺病毒将S蛋白基因递送至人体细胞,从而激发免疫反应,这种技术路线具有免疫原性强、只需单剂接种的优势。
接种剂次与免疫效果
北京疫苗(北生所灭活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两剂,间隔时间为3-4周,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该疫苗的保护效力约为79%,对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保护效果显著。
天津疫苗(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接种一剂即可完成全程免疫,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其保护效力约为65.28%,对重症病例的保护效力超过90%,单剂接种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实现人群免疫覆盖,特别适合应急接种和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
储存与运输条件
北京疫苗(灭活疫苗)需要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下储存和运输,这与大多数常规疫苗的冷链要求一致,便于现有冷链系统的应用和推广。
天津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储存条件更为宽松,可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下长期保存,且在25摄氏度以下能稳定储存至少一个月,这一特点使其更适合在冷链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推广使用。
适用人群与安全性
两种疫苗均适用于18周岁及以上人群,并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附条件上市批准,在安全性方面,北京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疲劳和发热等,多为轻度至中度,且短期内可自行缓解,天津疫苗的不良反应类似,但由于其腺病毒载体技术,部分人群可能因预存免疫力而对载体病毒产生反应,导致免疫效果略有差异。
生产与供应能力
北京疫苗由国药集团北生所生产,依托国药集团的强大生产能力,年产量可达数十亿剂,能够满足国内外大规模接种需求。
天津疫苗由康希诺生物在天津的生产基地制造,年产量虽不及北京疫苗,但其单剂接种特性使得实际免疫覆盖效率较高,康希诺疫苗已通过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并获得多个国家的紧急使用授权,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选择建议
对于公众而言,两种疫苗均为安全有效的选择,北京疫苗技术成熟,接种方案明确,适合常规接种场景;天津疫苗单剂接种便捷,适合时间紧迫或冷链条件有限的地区,建议根据当地疫苗供应情况和个人需求进行选择,并遵循医疗卫生部门的指导。
天津疫苗和北京疫苗在技术路线、接种方案和适用场景上各有优势,均为中国疫苗研发的重要成果,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公众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疫苗差异,积极参与接种,共同构建群体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