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疫苗作为关键武器,备受关注,中国作为疫苗研发和生产的重要国家,推出了多款疫苗,其中以“北京”为基地的疫苗尤为突出,北京疫苗叫啥?它们是如何诞生的?又有何特点?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北京疫苗的名称、背景、研发历程及其在全球抗疫中的作用。
北京疫苗的名称:科兴中维与国药中生
北京疫苗主要指两家位于北京的企业研发的新冠疫苗:一是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科兴中维)研发的“克尔来福”(CoronaVac),二是中国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简称国药中生)研发的“众爱可维”(BBIBP-CorV),这两款疫苗均以北京为研发和生产基地,因此常被统称为“北京疫苗”。
-
克尔来福(CoronaVac):由科兴中维研发,是一款灭活疫苗,其名称“克尔来福”取自英文“CoronaVac”的音译,寓意“克服疫情、带来福祉”,该疫苗于2020年6月在中国获批紧急使用,2021年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是全球最早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之一。
-
众爱可维(BBIBP-CorV):由国药中生研发,同样是一款灭活疫苗,其名称“众爱可维”体现了“众志成城、爱心守护、健康可维”的理念,英文缩写“BBIBP-CorV”中,“BBIBP”代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CorV”指冠状病毒疫苗,该疫苗于2020年12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这两款疫苗均采用传统的灭活疫苗技术,通过灭活病毒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技术成熟、安全性高,易于储存和运输(需2-8℃冷藏),适合大规模接种。
研发背景与历程:北京的力量
北京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资源,科兴中维和国药中生均是北京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疫苗研发领域具有深厚积累。
-
科兴中维的克尔来福:研发始于2020年初疫情暴发后,科兴中维与多家国际机构合作,在巴西、土耳其、印尼等国开展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有效性达50%以上(预防有症状感染),对重症和死亡的防护率超过80%,截至2022年,克尔来福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接种剂量超25亿剂。
-
国药中生的众爱可维:研发同样快速推进,国药中生依托其长期积累的灭活疫苗技术,在阿联酋、阿根廷等国进行临床试验,有效性达79%(预防有症状感染),对变异株也有一定防护作用,该疫苗已获世界卫生组织(WHO)紧急使用认证,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产品。
北京疫苗的快速问世,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全力以赴以及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北京不仅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还协调了临床试验和生产线建设,确保了疫苗的高效研发和供应。
北京疫苗的特点与全球贡献
北京疫苗以其安全性、可及性和实用性,在全球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安全性高:灭活疫苗技术成熟,不良反应较少,适合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接种,大量真实世界数据表明,北京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率低于1%。
-
可及性强:北京疫苗成本较低(每剂约10-20美元),且无需超低温储存,便于发展中国家采购和分发,中国还通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向全球提供疫苗,践行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
-
应对变异株:面对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株,北京疫苗通过加强针接种仍能提供有效保护,研究显示,接种第三针后,抗体水平可提升5-10倍。
截至2023年,北京疫苗已惠及全球超100个国家,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了贡献,在巴西、印尼等国,北京疫苗成为接种计划的主力,显著降低了重症率和死亡率。
北京疫苗——“克尔来福”和“众爱可维”,不仅是中国抗疫智慧的结晶,更是北京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体现,它们以扎实的技术、可靠的安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赢得了国际认可,随着疫苗研发的不断进步,北京将继续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注入“中国力量”,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了解疫苗名称背后的故事,不仅能增强接种信心,也是对科学抗疫的一份致敬。
(字数:约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