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10月25日24时,吉林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这一数据较前期有所增加,表明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外防输入压力依然严峻。
吉林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边境省份,与俄罗斯、朝鲜接壤,拥有多个国际口岸和边境通道,随着国际航班逐渐恢复和边境贸易活动的有序开展,境外人员输入性风险相应增加,吉林省近期报告的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多数为中国公民回国,所有入境人员均严格按照国家防控要求,实施闭环管理,未造成本地传播。
为应对境外输入疫情,吉林省进一步升级防控措施,所有入境人员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接受“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管理措施,在隔离期间,相关人员需接受多次核酸检测和健康筛查,吉林省加强了对边境口岸、国际机场等重点场所的消毒和监测工作,确保防控无死角。
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省还创新使用了科技手段助力疫情防控,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入境人员行程轨迹的精准追踪;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口岸检疫效率;推广“健康码”国际版,方便境外人员入境后管理,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防控精度,也减少了人力成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家分析指出,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特别是北半球进入秋冬季后,部分国家疫情出现反弹,境外输入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吉林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冬季疫情防控面临更多挑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坚持“人、物同防”,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无需过度恐慌,但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增强自身免疫力,共同构筑免疫屏障。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提醒,公众应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对于编造、传播虚假疫情信息的行为,有关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下一步,吉林省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动态调整防控策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总体来看,吉林省境外输入疫情总体可控,但防控工作仍不可松懈,只有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才能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