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各地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治理考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政务网站成为信息发布的主渠道、公众服务的主窗口,合肥政府网疫情专栏以其高效、透明、人性化的运作模式,不仅成为市民获取权威信息的重要平台,更展现了数字时代政务服务的创新与担当。
合肥政府网在疫情初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开设“疫情防控”专题专栏,页面设计清晰分区,涵盖疫情数据通报、防控政策发布、核酸检测点查询、疫苗接种安排、涉疫求助通道等核心功能,每日更新的疫情数据详细到区县层面,包含确诊病例轨迹、风险区域调整等关键信息,所有数据均注明来源和更新时间,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种系统化的信息整合,有效避免了信息碎片化带来的公众困惑,成为对抗谣言的“第一道防线”。
专栏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服务功能的深度开发,合肥政府网不仅提供信息查询,更嵌入了多项便民服务应用,通过“皖事通”APP与网站的数据联通,市民可在线预约核酸检测、查询疫苗接种记录、申领电子通行证,2022年春季疫情紧张时期上线的“物资保障专区”,直接连接本地商超供应链,解决了封控区居民的生活物资需求,这些功能背后是政务数据打通、部门协同运作的强大支撑,体现了从“信息发布”到“实际解难”的服务理念转变。
在沟通机制上,合肥政府网开辟了“疫情诉求与建议”平台,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市民可通过网站提交核酸检测、隔离政策、交通出行等各类问题,后台由专人分类转办相关单位,确保48小时内回应,据统计,疫情期间该平台累计处理诉求超过10万条,办结率达97%以上,这种双向互动模式,既纾解了民众焦虑,也为政策优化提供了民意基础,构建了疫情下的“数字共治”新范式。
合肥政府网的疫情专栏还体现了特殊群体关怀,专栏专门设置“老年人便民服务”入口,提供大字版页面、一键呼叫社区等功能;开设“外语服务”窗口,为在合肥的外籍人士提供多语种防疫指南;建立“心理援助”专区,链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这些细节设计彰显了政务数字化中的人文温度,避免了“数字鸿沟”可能带来的服务盲区。
从更宏观视角看,合肥政府网疫情专栏的成功源于合肥市数字政府建设的长期积累,早在2017年,合肥就启动“城市大脑”建设,整合政务数据资源,打破部门信息壁垒,这种前瞻性布局在疫情中显现成效:健康码系统快速上线、流调信息精准推送、物资配送科学调度,都依托于强大的数据支撑和能力储备,疫情专栏不仅是应急之举,更是合肥政务数字化改革的集中展示。
合肥政府网的实践为后疫情时代的政务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政务网站需要从“信息发布平台”向“综合服务平台”转型;危机应对需要建立常态化的数字响应机制;数字化服务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关注特殊群体需求。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合肥政府网已将部分疫情服务功能转化为日常健康服务模块,形成长效服务机制,这种从应急到常态的平滑过渡,正是智慧政务建设的精髓所在,合肥政府网疫情专栏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典型案例,其经验值得更多城市借鉴——它不仅守护了一座城市的健康安全,更重塑了数字化时代政民互动的信任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