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关于“沈阳封城”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引发广泛关注,许多市民担心生活和工作会受到影响,甚至有人开始囤积生活物资,针对这一传闻,沈阳市有关部门迅速作出回应,明确表示“沈阳封城”的说法纯属谣言,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可控,各项措施有序推进,市民无需恐慌。
谣言从何而来?
据了解,这则谣言的起源可能与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反弹有关,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病毒活跃度增加,个别地区出现了本土确诊病例,一些地方采取了必要的防控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故意制造谣言,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沈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应对疫情,任何重大决策都会通过官方渠道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沈阳市没有采取“封城”措施,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不受影响。
官方回应:防控措施升级不等于封城
针对市民的担忧,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通报称,近期确实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加强了对重点区域和人群的管控,例如增加核酸检测频次、强化公共场所消毒等,但这些措施旨在防范疫情扩散,并不等同于“封城”。
通报还强调,沈阳市一直严格按照国家疫情防控要求,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目前所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已全部纳入管控范围。
市民应如何应对?
对于市民而言,面对谣言时应保持理性,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沈阳市相关部门提醒,公众可关注“沈阳发布”“沈阳市卫生健康委”等微信公众号或本地新闻媒体,以获取最新、最准确的疫情信息。
市民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包括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告行程轨迹,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仍是预防感染、减少重症的有效手段,符合条件的人群应尽快完成接种。
打击谣言,维护社会稳定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沈阳市网信办和公安机关已对制造、传播“沈阳封城”谣言的行为展开调查,并将依法处理造谣者,相关部门呼吁广大网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
自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都曾出现类似谣言,有的甚至导致抢购潮和社会恐慌,这类谣言不仅扰乱公共秩序,还可能削弱公众对政府信息的信任,及时辟谣、严厉打击造谣行为至关重要。
“沈阳封城”的说法并无事实依据,是典型的谣言,沈阳市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各项措施精准有效,市民无需过度担心,大家应保持警惕,但不必恐慌,继续配合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沈阳市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防控策略,并第一时间向社会通报,只有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字数:82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