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大地,表里山河,山西省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以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织就了一张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防控网络,这片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土地,正以其特有的坚韧与务实,书写着疫情防控的山西答卷。
山西疫情防控体系呈现出“科学精准、多层防御”的鲜明特点,省委省政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机制,在省委统筹领导下,各部门协同作战,形成疫情防控“一盘棋”格局,特别是在关键环节,山西创新实施“三同步”机制:同步流调、同步检测、同步转运,大幅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据统计,山西疫情流调平均响应时间已缩短至2小时内,初步流调报告4小时内完成,为阻断传播链赢得了宝贵时间。
山西疫情防控的科技含量令人瞩目,依托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产业优势,山西快速搭建了覆盖全省的疫情防控数字平台。“三晋通”APP增设疫情防控专区,实现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结果、疫苗接种记录“多码合一”;重点场所推行“场所码”全覆盖,建立数字化溯源系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中高风险地区入晋人员进行精准识别和分类管理,既确保防控不漏一人,又避免“一刀切”对经济社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山西模式最动人的篇章,写在基层社区和乡村防控第一线,从太行山麓到吕梁山巅,从汾河谷地到长城脚下,无数基层工作者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固堡垒,社区网格员实行“包片负责制”,每天行走数万步,完成人员排查、生活保障、政策宣传等多项任务;乡村“大喇叭”再次响起,用当地方言传递最新防控要求;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等工作,这种扎根基层、依靠群众的防控模式,展现了山西人民团结抗疫的磅礴力量。
山西在疫情防控中始终注重保障民生需求,当部分地区因疫情采取管控措施时,生活物资保障组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建立“菜篮子”产品绿色通道,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针对特殊群体,山西推出“一对一”帮扶措施,为独居老人、孕产妇、重症患者等提供专门服务,教育部门创新线上教学模式,实现“停课不停学”;人社部门推出线上招聘平台,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就业问题,这些细致入微的安排,体现了疫情防控中的人文关怀。
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在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间寻找平衡点,省发改委牵头制定《山西省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案》,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保障煤炭、电力等关键行业稳定运行,创新实施“点对点”运输闭环管理,确保能源物资运输畅通,同时加大对企业纾困力度,推出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一揽子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2022年上半年,山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交出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答卷。
山西疫情防控还展现出区域协作的宽广胸怀,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组成部分,山西与周边省份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享信息、互通资源、协调政策,在兄弟省市遭遇疫情冲击时,山西多次派遣医疗队驰援,调运防疫物资支持,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这种区域协作不仅增强了整体防控能力,也为后续跨区域协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
黄土地上,山西人民正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科学务实的态度,守护着这片古老土地的健康与安宁,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山西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精准、以人为本,既严守防线又保障民生,才能最终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在这场考验中,山西展现出的组织能力、科技应用、人文关怀和区域协作精神,不仅为当前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未来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积累了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