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近日发布最新通告,宣布自9月25日起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在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这一政策调整标志着海口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借鉴。
精准防控:分级分类管理成亮点
根据最新防控政策,海口市按照“分区分类、精准施策”原则,对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管控措施,低风险区域在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等常规措施的前提下,取消临时性静态管理;中风险区域逐步恢复商超、菜市场等民生服务场所营业,实施错峰限流;高风险区域继续强化管控,确保疫情不扩散不外溢。
这种精细化管理的背后,是海口市建立的“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发挥的关键作用,该系统整合了多源数据,能够实时监测人员流动、疫情传播链条和核酸检测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海口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通过数据驱动,我们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的转变,大大提升了防控效率。”
核酸检测优化:15分钟采样圈全覆盖
海口市持续推进核酸检测优化布局,现已形成“15分钟核酸采样圈”,全市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327个,配备采样人员超过2000人,最新政策要求,市民需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公共场所,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实行“一日一检”。
值得一提的是,海口创新推出“核酸采样电子地图”,市民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询各采样点位置、排队情况和预计等待时间,有效避免了人员聚集,同时为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体现疫情防控中的人文关怀。
经济民生:纾困政策精准直达
面对疫情对经济民生的冲击,海口市同步出台了一系列纾困解难措施,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给予税费减免、租金补贴和信贷支持;通过“海政通”平台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在保供稳价方面,海口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保供体系,组织45家重点保供企业加强物资储备,每日监测生活必需品价格波动,创新推出“菜篮子”便民服务车,直接开进封控小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疫苗接种:加强免疫持续推进
截至9月24日,海口市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人数已达235.67万人,接种覆盖率95.7%;加强免疫接种178.92万人,接种率76.3%,目前正重点推进老年人群体疫苗接种工作,组织机动接种队深入社区和乡村,提供上门接种服务。
市疾控专家提醒:“随着秋冬季来临,市民应及时完成全程和加强免疫接种,同时做好流感疫苗等呼吸道传染病疫苗的预防接种,形成多重防护屏障。”
跨境防控:守住海南自由贸易港门户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核心城市,海口严格落实“外防输入”措施,美兰国际机场实施国际客货运航班分级管理,对入境人员实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管控措施,建立进口冷链食品全流程追溯体系,实行“首站赋码、一码到底”管理,确保疫情防控与对外开放两不误。
常态化防控需要全民参与
海口市疫情防控最新政策调整,体现了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总体方针,市疾控专家强调:“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市民应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随着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海口的城市活力正在稳步恢复,但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只有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