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科学的防控措施应对疫情挑战,本文将结合最新政策、数据及专家解读,全面梳理黑龙江省疫情防控的最新动态,为公众提供权威信息参考。
当前疫情形势与数据通报
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0月25日最新通报,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哈尔滨市2例、黑河市1例),均为轻型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涉及绥化市和牡丹江市,所有病例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密接人员均落实管控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疫情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与国内其他地区疫情高度同源,提示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存在,全省现有高风险区2个(哈尔滨市香坊区、黑河市爱辉区),中风险区7个,防控措施动态调整中。
防控政策优化与重点举措
-
精准分区管控
黑龙江省严格执行国家“九不准”要求,取消过度管控措施,推行“精准划区、快速处置”,高风险区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低风险区强化社会面防控。
哈尔滨市对涉疫商超、学校等场所实施“快封快解”,平均管控时间缩短至5天内,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
核酸检测动态调整
全省推行“重点筛查+常态化检测”相结合模式:- 哈尔滨、大庆等人口密集城市实行“72小时核酸证明”准入公共场所;
- 边境口岸城市(如绥芬河)执行“每日1检”;
- 农村地区依托流动采样车,确保检测覆盖无死角。
-
外防输入强化边境管理
针对俄罗斯、朝鲜等邻国疫情,黑龙江省加强边境口岸“人、物、环境”同防:- 黑河市启用智能化边境监控系统,对跨境货物实施“先消杀、后通关”;
- 绥芬河铁路口岸实行“甩挂运输”非接触式作业,降低司乘人员感染风险。
民生保障与应急响应
-
物资供应稳定
省商务厅数据显示,目前全省米面油储备可满足30天以上需求,蔬菜日均供应量超1.2万吨,哈尔滨市启动“线上订购+社区配送”模式,确保封控区生活物资“最后一公里”畅通。 -
就医绿色通道
各市公布疫情期间就医热线,对孕产妇、透析患者等特殊群体建立“点对点”接送机制,齐齐哈尔市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专线,缓解民众焦虑情绪。 -
疫苗接种推进
截至10月24日,全省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2.3%,加强针接种工作正有序推进,疾控专家呼吁符合条件的群众尽快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第四针),尤其是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
专家解读与公众建议
黑龙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张剑锋表示:“当前防控关键是将疫情遏制在早、扑灭在小。”他建议公众:
- 坚持“防疫三件套”(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 主动配合流调,避免隐瞒行程;
- 关注官方发布的感染者轨迹,及时自查重合情况。
针对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李颖提醒:“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切勿自行服药,应第一时间到发热门诊排查。”
展望与结语
黑龙江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强调,将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同时持续优化防控措施,随着冬季来临,全省已储备5000间隔离房间、3.6万件医疗防护物资,并开展多轮应急演练,确保快速响应能力。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每一位黑龙江人的理解与配合都是胜利的关键,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守护这片黑土地的健康与安宁。
(全文共计856字)
注:文中数据及政策截至2023年10月25日,后续变化请以官方通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