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项震撼全球的科技突破:全球首个城市级量子通信网络“宁盾”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一重大工程由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紫金山实验室等机构共同打造,标志着我国在量子信息安全领域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也为未来全球量子互联网的建设提供了首个规模化应用范例。
量子通信网络:为何如此重要?
量子通信被视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支柱,其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实现无法被窃听或破解的安全通信,与传统加密技术相比,量子通信在国防、金融、政务等高风险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安全性,南京此次建成的量子通信网络覆盖全市主要行政区、重点科研机构及关键基础设施,包括政府办公系统、电力调度中心、银行数据中心等,首次实现了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的规模化城市级应用。
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
“宁盾”网络的核心技术包括量子密钥分发、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等多项创新,最长量子通信距离达到300公里,可支持万级用户同时接入,误码率低于0.1%,各项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网络目前已接入南京市政务云、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及部分金融机构,未来还将逐步扩展至医疗、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量子通信网络的建设并未仅停留在实验阶段,发布会上,项目总工程师张睿博士透露,该网络已成功抵御多次模拟黑客攻击,并在G20峰会南京分会场的通信保障中进行了实战测试,下一步,南京计划与上海、合肥等城市联网,构建长三角量子通信环网,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提供安全底层支撑。
国际竞争与战略意义
近年来,全球量子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美国、欧盟、日本等均在量子通信领域投入巨资,但城市级规模化应用尚属空白,南京此次突破不仅体现了我国在量子信息领域的领先优势,更对国家安全和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南京量子网络的建设是中国从‘量子大国’向‘量子强国’转型的关键一步。”
产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随着量子通信网络的落地,相关产业链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量子通信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南京已率先布局量子芯片、量子传感器等配套产业,并计划在江北新区建设“量子谷”,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与资本集聚。
这一技术对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量子加密技术或应用于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等场景,彻底杜绝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尽管量子通信目前成本较高,但随着技术迭代和规模化推广,其普及速度可能超乎预期。
南京传来的这一特大新闻,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科技胜利,更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从“墨子号”卫星到城市级量子网络,中国正一步步将量子技术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正如发布会主持人所言:“今日的南京,正在为世界定义未来的安全通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