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疫情突然暴发,打破了国内持续数月的平静,Delta变异毒株的快速传播,让疫情在短时间内蔓延至全国十余个省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交通枢纽的西安,也面临着疫情防控的新考验,许多市民和旅客最关心的问题是:从南京等中高风险地区来西安要隔离吗?西安现在的防疫政策是什么?
南京机场疫情:Delta毒株的快速传播
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中发现9例阳性样本,拉开了这波疫情的序幕,经基因测序确定,引发这波疫情的是Delta变异毒株,这种毒株具有传播力强、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病情发展快等特点。
机场作为人员流动密集的场所,疫情很快通过旅客和工作人员扩散,不到两周时间,南京本地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例,并外溢到包括江苏、安徽、四川、辽宁、湖南、北京在内的多个省市,疫情传播链不断延长,呈现多点散发的态势。
国家卫健委指出,这波疫情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由Delta变异株引起,传播速度快;二是发生地点是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国际机场;三是夏季旅游旺季,人员流动范围广。
西安疫情防控政策最新调整
面对南京疫情的外溢风险,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响应,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变化,动态调整了防控措施,截至8月初,西安针对不同地区来返人员采取了分级分类管控措施:
对江苏省南京市全域:自7月21日起,对南京市来返西安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开展4次核酸检测,隔离时间从离开南京市之日起计算。
对中高风险地区: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来返人员,落实14天集中隔离观察措施;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其他县(区)来返人员,落实14天健康监测措施。
对边境省份和重点地区:对云南、广东、广西、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边境省份和国内出现本土病例的省份来返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落实14天健康监测。
对所有省外来返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无法提供,到达西安后立即进行1次核酸检测,并登记个人信息后放行。
需要注意的是,疫情防控政策会根据疫情发展实时调整,出行前最好通过“西安市民一码通”或拨打12345热线了解最新要求。
西安本地防控措施全面升级
除了对外来人员的管控,西安市也全面加强了本地防控措施:
交通枢纽管控加强:在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场所设立查验点,对所有来返西安人员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证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加强了出入境航班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航班的管控,实行分区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公共场所限流管理:旅游景区、博物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实行“限量、预约、错峰”管理,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持续落实消毒、通风、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大型活动管控:原则上不再举办或承办各类线下大型会议活动,确需举办的,落实主办方主体责任,压缩规模、控制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0人),并严格落实测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
医疗机构防控:全市医疗机构加强预检分诊,全面落实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佩戴口罩等要求,严格陪护和探视管理,杜绝院内感染。
个人防护建议与出行提示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西安市疾控中心向市民发出以下提醒:
-
非必要不外出:建议市民非必要不离市,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如必须前往,请提前了解当地防控政策,并做好个人防护。
-
主动报告行程:近14日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返西安人员,要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组)报备,积极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
-
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在公共场所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
-
健康监测:密切关注个人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请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积极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请符合接种条件尚未接种的市民尽快完成接种,共建免疫屏障。
南京机场疫情再次提醒我们,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松懈,西安作为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和热门旅游目的地,面临巨大的防控压力,当前西安对南京等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确实有隔离要求,但随着疫情变化,政策也会动态调整。
建议有计划出行的人们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提前了解目的地和返回地的防疫政策,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