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防控也面临新的挑战,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和优化防控措施,为了帮助广大市民和来沪人员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最新防控政策,现将上海最新疫情防控须知整理如下,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来沪返沪人员管理要求
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最新通知,所有来沪返沪人员需提前通过“随申办”APP或微信、支付宝小程序进行健康信息登记,具体如下:
- 国内来沪返沪人员:
- 来自疫情高风险地区的人员,需实施14天集中隔离观察和7天社区健康监测,期间进行多次核酸检测。
- 来自疫情中风险地区的人员,需实施14天社区健康监测,期间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并需进行2次核酸检测。
- 低风险地区来沪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抵沪后12小时内向所在社区报告。
- 境外来沪人员:
- 所有境外来沪人员需实施“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期间进行多次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
- 在居家健康监测期间,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需向社区报备并做好个人防护。
公共场所防控要求
上海市各类公共场所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市民健康安全:
- 佩戴口罩:进入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地铁、公交等)必须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者不得入内。
- 体温检测:所有公共场所入口处需设置体温检测点,体温异常者(≥37.3℃)不得进入,并建议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 健康码查验:进入公共场所需出示“随申码”或“行程卡”,绿码方可通行,红码或黄码人员需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和临时隔离。
- 限流措施:公共场所需控制人流量,避免人员聚集,电影院、剧院、博物馆等文化场所需实行预约制,接待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核酸检测与疫苗接种
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上海市持续推进相关工作:
- 核酸检测:
- 市民可根据需求前往就近的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通过“随申办”APP查询。
- 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如冷链、快递、公共交通等)需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 疫苗接种:
- 上海市继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市民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
- 疫苗接种点遍布全市各区,市民可通过“健康云”APP预约接种。
社区防控与健康管理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上海市各社区需严格落实以下措施:
- 社区排查:社区工作人员需对来沪返沪人员进行排查登记,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 健康监测:居家健康监测人员需每日测量体温并上报健康状况,如有异常需立即报告。
- 环境消杀:社区需定期对公共区域(如楼道、电梯、垃圾箱等)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个人防护与健康提示
疫情防控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市民需做好以下个人防护措施:
-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 保持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 减少聚集:避免参加大型聚集活动,提倡线上会议和活动。
- 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需佩戴口罩及时就医,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应急处置与信息发布
上海市建立完善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响应:
- 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疫情线索,需立即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
- 信息发布:上海市通过官方渠道(如“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新闻发布会等)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政策,市民需关注官方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上海市将继续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动态调整政策措施,最大限度保障市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希望广大市民和来沪人员积极配合防控工作,遵守相关规定,共同守护我们的城市,让我们携手并肩,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