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海南,阳光灿烂,椰林婆娑,正值旅游旺季的三亚迎来八方游客,一则疫情通报打破了这份惬意——一名北京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行程轨迹显示,其曾到访三亚多个景点,消息一出,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海南疫情防控工作中激起层层涟漪。
据海南省疾控中心通报,该患者为北京市某企业员工,于7月10日乘飞机抵达三亚,期间入住亚龙湾某五星级酒店,先后前往天涯海角、蜈支洲岛、三亚国际免税城等热门景点和购物场所,7月14日乘机返回北京后确诊,这一行程立即触发海南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全省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海南省委省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和隔离管控工作,三亚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300余人的流调队伍,对确诊病例的行程轨迹进行全方位排查,截至7月16日中午12时,已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78人,次密切接触者836人,全部落实隔离管控措施。
三亚各大景区迅速响应,天涯海角景区临时闭园进行全面消杀,蜈支洲岛旅游区发布公告暂停营业,三亚国际免税城在第一时间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各大酒店也加强防控措施,对公共区域进行每两小时一次的消毒作业,严格落实测温、查码、戴口罩等防控要求。
这场突如其来的防疫大考,检验着海南旅游城市的应急能力,三亚市在24小时内设置了68个核酸采样点,调动医护人员1200余人,为相关区域人员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长长的队伍中,游客们戴着口罩,保持一米间距,有序等待检测,来自西安的游客张先生表示:“虽然旅行计划被打乱,但理解并支持防疫措施,这是对每个人负责。”
疫情下的三亚,见证了无数温暖瞬间,医护人员顶着高温全副武装连续工作数小时,汗水浸透防护服;志愿者穿梭在各采样点,为排队群众提供水和防暑药品;酒店为隔离客人提供心理疏导和特殊餐食服务,这些点点滴滴,汇聚成海南抗疫的温暖力量。
得益于快速响应和科学处置,海南本轮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所有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相关场所环境样本检测也全部为阴性,海南省疾控专家表示,这表明早期防控措施有效切断了传播链条,但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这次事件也为海南旅游疫防协同机制带来启示,业内人士指出,旅游城市需建立更加完善的疫情监测和应急响应体系,包括加强游客健康信息核验、完善景区预约制度、制定详细应急预案等,同时推行旅游保险制度,为因疫情中断行程的游客提供相应保障。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三亚各景区正有序恢复开放,天涯海角景区于7月17日重新开园,实行限流措施和实名制预约入园,碧海蓝天之下,工作人员忙碌地进行着消毒工作,游客们渐渐重返这片热带天堂,但每个人都更加注意个人防护,积极配合防疫措施。
北京新冠患者三亚行程引发的这场防疫大考,既展现了海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与效率,也凸显了旅游城市疫情防控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统筹安全与发展,平衡防控与开放,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而这需要政府、企业、游客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疫屏障,守护好这片美丽的热带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