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疫苗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一支支疫苗在经过严格质检后,被装入特制的保温箱,开始了它们跨越千山万水的旅程,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乡村医生普医生刚刚接收到了这批疫苗,他明天将要徒步穿越海拔3000米的山路,为偏远村寨的居民进行接种,这条从北京到云南的疫苗供应链,正在中国大地上编织着一张巨大的免疫防护网。
北京生物新冠疫苗作为我国首批获批上市的疫苗之一,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这款采用传统灭活技术路线的疫苗,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79%的保护率,对重症病例的保护效果尤为显著,北京科兴疫苗也作为另一种主流选择,共同构成了中国疫苗接种的主力军,这些疫苗不仅在北京市全面接种,更通过国家统一调配,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
北京生产的疫苗在云南省能否接种?答案是肯定的,我国实行“全国一盘棋”的疫苗调配策略,云南省各地疫苗接种点使用的疫苗均由国家统一分配,无论是昆明市的大型接种点,还是边远地区的流动接种车,所提供的疫苗都来自国家统一调拨,其中包括北京生物和北京科兴等主流疫苗品种,一位在云南丽江接种疫苗的游客表示:“我原本担心异地接种会有困难,但实际流程非常顺畅,接种的还是北京生物的疫苗。”
云南省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疫苗接种网络,据统计,全省设立了超过2000个固定接种点,并组建了500余支机动接种队伍,深入偏远山区、边境村寨提供上门接种服务,在疫苗接种高峰期,云南单日接种能力超过100万剂次,这样的接种体系确保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都能够公平获得疫苗接种机会,无论你是在昆明市中心还是在怒江峡谷。
针对特殊人群,云南省也制定了详细的接种指南,老年人群体可在社区组织下前往接种点,伴有慢性病的人群需在病情稳定期接种,而过敏体质者则需要在接种前进行详细咨询,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卫生部门还配备了双语工作人员,确保接种信息的准确传达,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卫生部门甚至将接种点设在传统集市日,方便边民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的推进,为云南省疫情防控带来了显著效果,2021年下半年云南省瑞丽市发生局部疫情时,高接种率显著降低了重症率和死亡率,数据显示,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感染风险降低5倍,重症和死亡风险降低10倍以上,云南大学公共卫生专家李明教授指出:“疫苗的普及接种为我们构建了免疫屏障,尤其是边境地区的高接种率,有效阻断了境外疫情的输入传播。”
虽然疫苗接种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仍需保持警惕,病毒变异株的不断出现提示我们,疫苗接种后仍需坚持个人防护措施,在云南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尽管已完成加强针接种,仍坚持穿着防护服执行任务,省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即使已完成疫苗接种,在公共场所仍应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并注意个人卫生。
回望这场跨越山河的疫苗接力,我们看到的是国家统一的疫苗调配机制的有效运转,是各地接种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是全民共建免疫屏障的共同努力,从北京的生产线到云南的村村寨寨,每一支疫苗都承载着保护人民健康的重任,无论你身处北京的写字楼还是云南的边寨木屋,都能获得同样安全有效的疫苗保护,这种全覆盖、无差别的疫苗接种体系,正是中国疫情防控的最大优势之一。
随着疫苗技术的进步和接种策略的优化,我们有信心应对疫情的各种挑战,但此时此刻,最重要的仍然是积极接种疫苗,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筑起坚实的健康防线,无论你在何处,疫苗的保护都能跨越山河,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