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寒冬,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办公室的灯光彻夜未熄,社区书记李静已经连续工作18个小时,她刚刚协调完居民的物资配送,又开始核对第二天的核酸检测名单,凌晨三点,她靠在椅背上小憩,手边还放着半盒凉掉的拌面,这样的场景,在乌鲁木齐抗疫期间并非个例——无数个“李静”用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凡的担当,他们共同拥有一个光荣的称号:乌鲁木齐市抗疫先进个人。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在疫情防控中面临特殊挑战,这里不仅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枢纽,更是多民族聚居的现代化城市,当疫情袭来时,复杂的城市结构、多样化的人口构成、重要的战略地位,都给防疫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抗疫先进个人的涌现尤显珍贵,他们不仅是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更是民族团结、众志成城的生动体现。
这些先进个人来自各行各业,却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相同的精神品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阿依古丽连续三个月坚守发热门诊,尽管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痕迹,却始终以微笑面对患者;公安民警马建军在零下20度的寒风中值守检查点,用冻得发紫的双手检查每一辆过往车辆;社区志愿者张华创建“邻里互助群”,为200多户居民提供生活保障,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市共评选出抗疫先进个人586名,其中少数民族占比达43%,真正体现了全民抗疫的团结力量。
探究这些先进个人的精神动力,我们会发现三个共同特质:一是深厚的家国情怀,哈萨克族医生波拉提说:“我的医术是党和国家培养的,现在正是报效的时候”;二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许多基层工作者连续工作超过100天,每天休息不足5小时,却从未退缩;三是创新精神,面对特殊环境,他们创造出“核酸采样+物资配送”一体化服务、“多语种防疫宣传”等工作方法,极大提升了防控效率。
这些先进个人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疫情防控本身,在民族团结方面,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汉族医生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少数民族干部服务汉族居民,相互帮扶的故事比比皆是,在社会治理方面,他们探索出的社区防控模式、应急响应机制为未来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树立的道德标杆正在激励更多人。 after疫情缓解后,乌鲁木齐志愿者人数同比增长了200%,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但抗疫先进个人的精神依然闪耀着时代光芒,他们身上体现的奉献精神、专业素养和使命担当,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重要品质,我们应该继续弘扬这种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建设美丽新疆的强大动力。
深夜的乌鲁木齐,华灯璀璨,当我们享受这份安宁时,不应忘记那些曾经和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平凡英雄,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奉献书写担当,用行动证明: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乌鲁木齐市抗疫先进个人的故事,将永远镌刻在这座城市的精神丰碑上,激励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