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大地,表里山河,山西省在新冠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以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坚韧不拔的抗疫精神,书写了一份兼具力度与温度的答卷,这片蕴藏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土地,正在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木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山西路径。
山西疫情防控最鲜明的特点,是精准化、差异化的防控策略,面对疫情多点散发的复杂局面,山西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封闭管理,而是根据不同地区的风险等级,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太原、大同、运城等主要城市建立起了“15分钟核酸采样圈”,确保早期发现、快速处置;广大农村地区则依托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筑牢基层防疫屏障,这种既保安全又保民生的精准施策,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山西抗疫的底气,来自其不断强化的公共卫生体系,疫情发生以来,山西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省PCR检测能力从疫情初期的日检测不足万份提升至如今的超百万份,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场所的标准化建设,使得应急救治能力得到质的飞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利用三甲医院资源优势,建立了覆盖全省的远程医疗平台,让偏远地区患者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这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能源保供与疫情防控的双线作战,是山西抗疫的特殊使命,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山西肩负着保障全国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在疫情最吃紧的阶段,山西创新实施“矿厂闭环管理”模式,数千名矿工坚守井下生产一线,确保煤炭生产不停歇、运输不断链,大同、朔州等煤炭主产区建立“点对点”运输绿色通道,实现“生产不停、产能不减、供应不断”,为全国抗疫大局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山西疫情防控的另一亮点,是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面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山西将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引入方舱医院,帮助患者康复疗愈;利用在线平台开展“云游山西”活动,让隔离中的民众云端欣赏晋祠、云冈石窟等文化瑰宝,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展现了山西在疫情防控中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智慧。
当前,山西正处于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复苏的关键阶段,疫苗接种率持续提升,核酸筛查更加高效,应急机制日益完善,这些都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打下坚实基础,山西正在探索一条以疫情防控促进产业升级的新路径:数字经济加速发展,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新业态蓬勃兴起;健康产业迎来新机遇,中医药、康养旅游成为新的增长点。
山西的疫情防控实践告诉我们,抗击疫情不仅需要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更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在这片曾经孕育过晋商传奇的土地上,山西人民正以同样的智慧和勇气,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健康与安宁,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山西用行动证明:唯有科学精准、守望相助,才能在守护人民健康与保障社会发展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迎来最终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