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盛夏,本应是西北大地瓜果飘香、游人如织的季节,然而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让新疆与兰州两地的平静生活骤然打破,疫情之下,两地虽相隔千里,却因人员流动、物资调配和抗疫协作紧密相连,共同演绎着一场跨越地域的同心抗疫之战。
新疆疫情的反复,对兰州而言并非遥不可及的挑战,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兰州与新疆之间人员往来频繁,物资流动密集,疫情初期,新疆多地实施静态管理,部分滞留新疆的兰州旅客、务工人员面临生活与返乡的双重压力,兰州也因输入性病例的出现,迅速进入高度警戒状态,7月中旬,兰州多地报告与新疆疫情关联的确诊病例,防控压力陡然增大。
面对疫情,兰州迅速响应,展现出高效的应急管理能力,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流调追踪和风险区域管控,在高温酷暑中,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昼夜奋战,为市民筑起一道健康防线,值得一提的是,兰州在防控中注重科学精准,避免了“一刀切”的过度管控,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影响。
兰州对新疆的支援亦未缺席,尽管自身防疫任务繁重,兰州仍抽调医疗骨干、调配防疫物资驰援新疆,一批批核酸检测试剂、防护服、口罩等急需物资从兰州发往乌鲁木齐、伊犁等地,一支支经验丰富的医疗队逆行而上,奔赴新疆抗疫一线,这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担当,体现了西北兄弟省市之间的深厚情谊。
疫情之下,两地的民生保障与经济稳定也面临考验,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疫情导致部分瓜果运输受阻,兰州市场一度出现供应紧张,兰州迅速协调物流通道,建立“绿色通道”,确保新疆农产品能够及时送达,既保障了市民的“菜篮子”,也减少了新疆农户的损失,兰州企业还积极采购新疆特产,通过电商平台推广销售,以消费帮扶的形式支持新疆经济复苏。
这场疫情再次凸显了区域协同防控的重要性,新疆与兰州同处西北,地理相近、人文相通,在公共卫生危机面前,唯有加强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和政策协调,才能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近年来,从“一带一路”建设到西部大开发,西北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疫情下的互助合作正是这种区域共同体的生动体现。
抗疫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地区基层防疫力量不足,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尚不完善,跨区域协调机制仍有优化空间,应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同时推动区域间疫情信息共享平台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的建立。
疫情终将过去,但抗疫中凝聚的精神力量将持续闪耀,新疆与兰州的携手抗疫,不仅是对生命至上的践行,也是对中华民族团结互助传统的弘扬,正如一位兰州医护人员在援疆日记中所写:“西北的土地辽阔,但我们的心更近;疫情无情,但人间有爱。”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夏天,新疆与兰州的故事只是全国抗疫画卷中的一隅,无数平凡人的坚守、奉献与互助,汇聚成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我们相信,只要同心同德、科学应对,这片土地必将迎来云开“疫”散、祥和重现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