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蜀大地的青山绿水间,有一面旗帜始终高高飘扬——那是2021年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耀象征,这些党组织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创新的引擎、人民的依靠,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从脱贫攻坚的决胜战场到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到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这些先进党组织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创新的工作方法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书写了新时代基层党建的壮丽篇章。
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力量源于其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组织建设,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某深度贫困村的党支部,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艰巨挑战,党组织建立了“党建+扶贫”双推进机制,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开展“火塘党课”“田间组织生活会”,使党的理论政策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支部书记带领党员率先承包最贫瘠的土地种植高山药材,三年间带动全村建成中药材基地1200亩,实现户均年增收2.8万元,这种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的实践,正是四川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共同特征。
在推动发展方面,这些党组织展现出惊人的创新智慧,成都平原某农业大县的党委创建了“支部联产业、党员带农户”模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他们引进农业科技公司,建立“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党员技术骨干包片指导,推广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新技术,使水稻亩产提高23%,带动周边6个乡镇农户增收致富,更令人称道的是,他们探索出“数字党建”平台,通过手机APP实现组织生活在线记录、党员学习云端共享、群众诉求实时反馈,解决了流动党员管理难、组织生活开展难的问题,这种创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这些先进党组织最鲜明的底色,在泸州市某社区党委,他们首创了“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32个网格,每个网格建立党小组,党员担任网格员,78岁的老党员张大爷每天巡查网格,谁家老人需要照顾,哪里的路灯坏了,他都了如指掌,三年来,该社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超过1200件,群众满意度达98.7%,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该社区党委组织党员突击队,24小时值守,为隔离居民配送生活物资,确保了社区零感染,这种“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服务模式,真正体现了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先进基层党组织还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在川西北高原的牧区,某村党支部面对传统牧业转型难题,组织党员带头试行“轮牧+补饲”现代养殖方式,最初遭到牧民质疑,支部委员扎西带领5名党员家庭率先示范,一年后每头牦牛增值近千元,看到实效的牧民纷纷加入,如今该村已建成生态畜牧合作社,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党组织还组织开展“双语党课”,将党的政策用藏汉双语讲解,举办牧民技能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既懂牧业又懂经营的党员骨干,这个曾经的后进村,如今已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2021年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故事远不止这些,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忠诚和担当践行着初心使命,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幸福之花,这些党组织之所以先进,不在于获得了多少荣誉,而在于他们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他们证明了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的执政根基,更是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战斗堡垒。
展望未来,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征程已然开启,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经验与精神,必将激励更多党组织和党员奋勇前行,在巴蜀大地上继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彩华章,党的旗帜在哪里高高飘扬,哪里就有希望与力量;党的组织在哪里坚强有力,哪里就有发展与进步,这,就是2021年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给我们的最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