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南昌作为江西省会城市,面临严峻挑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这座城市展现出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应对韧性,回顾2020年南昌的抗疫历程,不仅是对一段特殊历史的铭记,更为未来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2020年1月24日,江西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南昌随即进入战时状态,与武汉等疫情中心相比,南昌的确诊病例数量相对较少,但防控压力丝毫不减,市政府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防联控网络,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在疫情初期,南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输入性病例的防控,作为交通枢纽城市,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南昌站、南昌西站等交通节点成为防控重点,卫生部门在交通枢纽设立体温检测点和临时隔离区,对来自高风险地区的旅客进行筛查和分流,据统计,2020年1月至3月期间,南昌在交通卡口累计排查旅客超过200万人次,有效切断了疫情传播链条。
南昌的抗疫工作体现了科学防控与精准施策相结合的特点,2月初,南昌市率先启用“健康码”系统,通过红、黄、绿三色码对市民健康状态进行分级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追踪密切接触者,建立疫情传播链图谱,为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支持,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防控效率,也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医疗救治方面,南昌市指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等多家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南昌的医疗资源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同时,还派出多批医疗队支援湖北,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
疫情对南昌的经济社会运行造成了显著冲击,2020年第一季度,南昌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消费市场、工业生产等主要指标均出现下滑,面对挑战,市政府及时出台“稳增长、促发展”系列政策,包括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就业保障等举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到2020年第二季度,南昌经济已呈现复苏态势,市场活力逐步恢复。
教育领域的应对同样值得称道,南昌市教育局依托“赣教云”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各学校创新教学方式,通过直播课程、在线答疑、云端考试等形式,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这一过程中积累的在线教育经验,为后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
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昌全市范围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基层防控力量,承担着人员排查、体温检测、生活保障等繁重工作,红谷滩新区某社区创建“邻里互助群”,为隔离居民提供代购服务;西湖区某社区组织“爱心车队”,护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这些暖心故事成为南昌抗疫中的亮丽风景。
回顾2020年南昌的抗疫历程,可以看到一座城市在危机面前的应对能力和 resilience(韧性),南昌疫情相对较轻的结果,得益于快速响应、科学防控、社会动员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更重要的是,这场抗疫斗争促进了南昌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提高了城市治理能力。
2022年的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疫情挑战时,2020年的经验显得尤为珍贵,南昌在那场战役中形成的联防联控机制、分级诊疗体系、数字化防控手段等,仍在不断完善和应用中,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精神、强化系统思维、凝聚社会共识,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公共卫生危机。
南昌2020年的抗疫经历,是中国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个缩影,它记录了一座城市的坚强与智慧,也为我们走向未来提供了重要启示。